今年来,李沧区财政局(含区金融稳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各项部署,积极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坚持“四个聚焦”,持续深入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市民风险防范意识,下好风险防范“先手棋”,为辖区群众“钱袋子”加牢“安全锁”。
聚焦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结合辖区实际先后制定了《李沧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布李沧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协调机制成员名单和职责分工的通知》、《李沧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压实行业部门职责,推动防非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人员培训,守牢防非宣传阵地
发挥公安、金融机构专业优势,积极吸纳优秀干警、青岛农商银行、中国人寿李沧支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加入“星火”志愿者宣讲队伍,截至目前,我区防范非法集资“星火”志愿者人数已达106人,进一步充实了我区基层宣讲力量。
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优势,动员基层力量,守牢基层阵地,区财政局组织辖区优秀“星火”志愿者宣讲员对各街道、各社区防非专干人员和社区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辖区社区专干、专职网格员对非法集资的认识及识别能力。
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把握宣传内容
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不足、识别能力不强,以防范非法集资“星火”志愿者宣传为重点,通过小品、案例重现等老年人喜爱的形式,与社区老年朋友零距离互动、寓教于乐,绘声绘色地讲述老年人日常所需的金融基础知识、非法集资识别与防范等知识,引导老年人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切实防范非法集资的侵害。
针对中高职院校学生金融知识和社会经验不足,在遇到不法分子诱惑时很容易上当受骗的情形,深入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学生钱袋子’”活动,对非法集资、网络诈骗、“校园贷”等青少年容易遇到的金融风险进行警示,帮助同学们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远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形成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活动获得了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
聚焦宣传方式,深入开展防非宣传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宣传。依托6月份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6.15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品牌效应,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假日“万家团圆”良好时机,以防范非法集资“星火”志愿者宣讲队为骨干力量,发动全区各行业力量,经常性开展“六进”防非宣传,深入到老白姓的家门口、炕头边,开展“沉浸式”防范宣传。在“家在李沧”电视宣传平台开设“金融专区”,内有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公益广告、文艺演出、电影等丰富内容,生动形象的向辖区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引导辖区居民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落实完善防非宣传五级联动机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小区”的五级资源共享链条,通过网格群、社区工作群、居民群定期推送防范非法集资文章、短视频等,覆盖402个小区。积极推荐辖区优秀“星火”志愿者参加青岛电视台《新财经》栏目、广播电台《幸福之约》栏目,在李沧频道黄金时段定期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公益短片,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种防非宣传活动28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受惠群众1.7万余人次,营造了远离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全区暂无新增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防范关口有效前移,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