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山东10万人告别事业编”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消息的源头是山东省人社厅等10部门7月底公布的《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劳动关系转换、社保关系接续、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等问题给出处理意见。
聚量财经记者了解到,本次印发的《意见》,是山东省2015年以来“事改企”工作的延续。山东省“事改企”启动以来,类似《意见》的文件已印发3次,本次印发的《意见》与2019年印发的同名文件出入不大,仅在个别条款略有调整。
“《意见》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此前已批复转企改制但尚未完成的省属事业单位。”官方解读稿如是说。
“改企”从谁改起?
“事改企”从谁改起?当然从最像企业的单位改起。
2015年6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工作方案》,同时公布了一份包含79个省属事业单位的名单,将改革范围划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山东省水利厅招待所、山东省农业厅印刷所、山东省水产设计院、山东省生物制品研究所、山东电影制片厂、济南东郊饭店、济南山东宾馆、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山东省茧丝检验所……
不难看出,名单上79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原本就具备在市场上独立生存的能力,而这些单位也早就实现自收自支,不依赖财政拨款或补贴。改企后,这些事业单位将转制为企业,编制内员工的编制将被解除,并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截至目前,名单上79个改企的事业单位,有十余个能在山东省政府网站上查到省政府同意其转企改制的批复。
“改企”难在哪里?
网络上“围观”本次《意见》的人大概没想到,他们关注的竟然是一场来自九年前的改革。2015年启动的“事改企”工作,涉及单位并不算多——38个省属部门的79个下属事业单位。但9年后的今天,事改企仍未完成。
“妥善安置好人员是事改企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改革难度最大的核心环节,只有将人员安置好,才能确保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2019年6月,山东省召开部分省属事改企单位转制工作部署会议,省人社厅副厅长周春艳在会上这样说。
对于改革涉及到的事业编制职工来说,他们最在意的是养老保险等社保和福利待遇的变动。由于这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早已实现了自收自支,所以改企并不会大幅影响到员工的工资,但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可能会打折扣。
2015年10月,山东省人社厅和财政厅第一次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文件首条即提到了最关键的养老保险问题,提到为“事改企”员工发放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文件后面还明确说明转制单位应先行注销原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并把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019年1月,《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二次印发,这次的起草单位增加到10个,排在最前头的仍旧是“解除编制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等问题。
2024年7月,《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三次印发,此次《意见》几乎是2019年《意见》的翻版,但有些细微改动,例如,离退休人员的部分福利改回“仍按事业单位执行”。
“省属转制单位转制为企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山东此轮“事改企”发布的第一个工作方案中,这样一句话赫然写在文件中,显然,政策部门一开始就已预料到今天的局面。
“改企”为何而改?
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抵触改企。记者注意到,有一些名单之外的单位,积极加入了本轮“事改企”的浪潮。
例如,山东省住建厅下属的事业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20年转制为职工出资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转制改企前是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不属于本轮“事改企”的实施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有三大类,分别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补贴,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
记者通过山东省住建厅2020年的决算报告大致推算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年收入大约有1.57亿元左右,年支出大约有1.35亿元左右,收入减支出大约有2200万元。经营状况良好。
有声音认为,山东省推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改企是为了节省财政资金。但从“事改企”的实施范围来看,上述观点并不正确。参与“事改企”的单位本就不需依赖财政拨款或补贴维持生存。
省人社厅副厅长周春艳曾在2019年的工作部署会上指出,推动省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举措。
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对于这些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来说,卸下沉重的编制包袱,能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积极性,为经济社会注入生机与活力。
聚量财经记者 丁境炫